-
书法
-
当前位置:首页 > 书法
-
测评标准-篆刻
- 信息来源:网站管理员 浏览次数: 最后发表时间:2013-02-26
品级 印面规格
内容及测评标准
时间
1品
2 c㎡至3 c㎡
- 临摹秦汉印;
- 数量一方2~4字;
- 能初步实践印刻全过程(磨印面、写印稿、奏刀修改、铃盖);
- 无错印、漏印、反印、效果与临本大体相似。
150分钟
2品
2 c㎡至3 c㎡
- 临摹秦汉印;
- 数量一方2~4字;
- 能初步实践印刻全过程(磨印面、写印稿、奏刀修改、铃盖、无错印、漏印、反印);
- 所刻印章与临本基本相似,笔画的长短、粗细、文字的大小、比例也基本相似。
150分钟
3品
2 c㎡至3 c㎡
- 考试内容、数量、字数与2品相同;
- 所刻印章与临本相似,能体现印章的布局、疏密、粗细、长短等技法和笔画的变化;
- 用刀较为熟练(初步运用冲,切刀法)。
240分钟
4品
2 c㎡至4 c㎡
- 临摹秦汉印一方4~6字;
- 能较熟练掌握临刻的全过程;
- 所临印章粗细得益、疏密有致、笔画古朴苍劲、挺拔有力、与临本神俱似。
240分钟
5品
2 c㎡至5 c㎡
- 临摹秦汉印一方3~4字;
- 模仿所临印章创作一方姓名印3~4字,篆法规范,合理、用刀熟练;
- 印面大小比例合理,笔画粗细长短得当,朱白关系处理较好,不歪斜,不狂怪
- 可携带篆刻工具书。
240分钟
6品
2 c㎡至5 c㎡
- 临摹秦汉印一方和创作自己姓名印一方4~7字;
- 要求仿汉印创作;
- 印面大小比例合理,笔画粗细长短得当,朱白关系处理较好,不歪斜,不狂怪
- 可携带篆刻工具书。
240分钟
7品
2 c㎡至5 c㎡
- 创作朱,白文印各一方(3~5字);
- 白文要求仿汉印创作,得雄浑、刚劲之气;朱文仿元朱文或邓、吴、赵等印风,停匀典雅;
- 可携带篆刻工具书。
240分钟
8品
2 c㎡至5 c㎡
- 创作朱,白文印各一方(3~5字);
- 一方仿古玺或汉印,另一方仿明清流派印风格;
- 分朱布白合理,能较好的处理疏密关系,文字比较协调,笔画挺拔有力,运刀熟练,印面不呆滞,有古意。
240分钟
9品
4 c㎡
- 创作朱白文印一方(4~7字),其中一方要刻边款;
- 白文古朴、粗壮、合古制;朱文遒劲、有力;
- 文字比例适当,分朱布白合理、字法、篆法、章法、刀法表现较好,印面生辣活泼,古意盎然;
- 刻一面边款,书体自定,字数为10字以上,布局合理,刀法自然,而且要自行拓款。
240分钟
10品
4 c㎡
- 创作朱白文印一方(4~7字),其中一方要刻边款;
- 印面效果在9品的基础上,要求:
字法:文字要规范;
篆法:要合理且适于刻印;
章法:分朱布白要合情合理,疏密关系对比得当、平均、截补、离合,借边等表现要自然、要有天趣、不做作;
刀法:能熟练掌握冲、切刀两种刀法。并结合使用,求生动多变;- 刻一面边款,书体自定,不得少于10个字;
- 章法优美,行气贯通;
- 边款用乌金拓。字迹清晰,黑白分明。
240分钟
备注:
本测评标准基本上分4个档次:
1-3品:为最基础测评标准,主要是临摹秦汉印,从文字写在印面上并将它刻出来到能初步掌握刻印的全过程、从与临本大体相似到比较相似,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。
4-5品:为临摹的较高阶段,要求较熟练掌握临刻的全过程并能自行刻印一方姓名印。
6-8品:为创作的初级阶段,有了临摹的基础,转入创作阶段,能刻朱文和白文,且布局合理,文字比较协调,疏密得宜,文字不颠倒,不篆反,不刻错,这也是一个由易至难的过程。
9-10品:为创作的较高阶段,考生不仅能创作各种各样的印章,而且能刻边款,不仅能较好地分朱白布,且字法、书法、篆法、章法、刀法都能涉及,并取得一定的艺术效果。这二级中很重要一条是能刻边款、拓边款,真正完成篆刻的全过程,基本上达到能考取各高等艺术院校篆刻专业水平。
临摹要附原稿的复印件,由各办公室落实临摹复印摹本。每次临考考完,考生都要将印花,高能别的边款沿边剪下,黏贴在33CM x 22CM宣纸上(直式),以便测评。- 【关闭本页】 【返回顶部】 【打印此页】 【收藏此页】
- 您可能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:
返回首页 | 加为收藏 | 联系我们
大陆区域法律顾问: 李成繁律师 周树生律师 海外区域法律顾问:叶谢邓律师 浙ICP备2022015041号-2
国内测评区:北京才艺全项测评技术中心
国际测评区:全国才艺测评委员会
地址:北京市昌平区育知东路30号 电话: 贺主任:13989497819